学校首页
网站首页
部门概况
岗位设置
工作职责
审核评估
工作动态
新闻通知
督评动态
评教评学
学生评教
教师评学与自评
评教结果查询
评教进度查询
评教评学与自评率
教师评价
专业认证
认证动态
认证通知
培训会议
认证知识
教学评估
评估动态
评估会议
质量保障
质量报告
保障会议
政策文件
上级文件
学校文件
相关下载
下载中心
网站首页
>
教学评估
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亟待解决的五大问题(转载)
作者: 时间:2024-08-05 点击数:
当前,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浪潮汹涌,国家战略需求与教育科技人才供给之间的平衡成为新的考验。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必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技术革命,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等方面,发挥先导性、引领性、基础性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面临学科设置待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待提升、创新人才评价待完善、成果转化效率待提高等问题。
人才选拔应试化,拔尖创新人才不足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仍存在拔尖创新人才不足的短板。现有的人才选拔方式,难以全面甄别出具备创新思维、敏锐洞察和融通能力等关键特质的人才。
当前高中阶段的教学应试化现象较为普遍,不少高中生没有体系化地掌握学科知识,而是以习题训练取代了知识学习的主导性。于是,在经历了快节奏、高压力应对高考的过程之后,进入高校的不少大学生逐渐失去了学科兴趣和科研志趣。
即便目前有强基计划、少年班、英才班、保送生等各类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政策,允许高校有自主选拔评价的空间,但无法与每年庞大的高考人数相提并论。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各种形式的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达到4763.19万人,其中硕士生327.05万人,博士生61.25万人。早在2019年,中国的STEM学科博士毕业生人数就已超过美国,但就顶尖人才来说,美国依然占有绝对优势。比如,我国博士生总数与人口总人数的比例仍然较低。据统计,2022年,中国每百万人口注册博士生394人,法、美、英三国分别为1010人、1080人和2014人。而根据全球学者库网站2022年公布的“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已有12456位科学家上榜,稳居第二名,但顶尖学者数量仅为排名第一的美国的30%。
不仅如此,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我国也存在人才总量不足、高端人员短缺、顶尖人员缺乏的现象。
在科睿唯安2023年发布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中国内地共有1275人次入选,不及美国的一半。
学科设置滞后,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适配
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近几年根据市场变化做出了大幅调整,但高校学科体系的供给侧改革仍不充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模式和周期比较滞后,难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有待进一步加强。
基础学科方面,全面提升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和迫切问题。我国高校学科建设中面向重大科技问题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不多,对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不够充分,这使得我国基础学科人才明显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据《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数据,中国的R&D人员(单位内部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研究类型的人员)达509.2万人,而基础研究人员仅占其中的8.2%。《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要着力选拔“对基础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拔尖创新苗子”。
交叉学科方面,当代科学发展和技术突破,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国内部分高校近几年开始探索跨学科专业和跨学科课程,但当前成功案例仅限于师资力量强大的高校,更多的还没有解决学科融合发展的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交叉学科设置不足。
据统计,我国87所“双一流”高校自设了349个交叉学科,平均每所高校自设4个交叉学科,而哈佛大学、布朗大学设置了17个,远超过我国“双一流”高校自设交叉学科的平均数量和最高数量。
第二,交叉学科培养体制机制存在偏差,
学科壁垒难以消除,归属不明确的问题导致交叉学科的发展受到阻碍。
第三,交叉学科资源配置有待优化。
资金上,由于交叉学科研究往往需要跨领域合作和多方面投入,缺乏明确的资金支持渠道,导致研究项目难以启动;设备上,交叉学科研究需要使用到多个学科的专业设备和实验室,由于管理和使用权限的限制,这些资源往往难以实现跨学科共享。
第四,交叉学科融合不够深入。
学科交叉意味着所学课程更深入地融合、交叉,但是很多高校的课程设计只是不同学科内容的简单拼凑,没有深入到各学科核心理念和方法上的融合,也未能提供足够的跨学科实践平台。
新兴学科方面,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如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生物科技和绿色能源等,这就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新、更高层次的要求。由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支撑,而当前高校的学科专业布局与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尚未形成有效对接,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拔尖创新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出现了明显错位。《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白皮书》显示,目前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缺口高达500万。在高度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标准下,人才短缺的问题将会长期存在。与此同时,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多沿用的是传统学科专业布局下批量化的培养方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新技术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科多元化融合供给不足,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等关键要素在创新驱动型人才培养方面尚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比如,现有课程体系理论偏多,综合设计类课程偏少。
产教融合错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高校与企业都是创新主体,但两大主体之间的创新往往存在两头“错位”的现象。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实现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前沿研究成果与产业实际应用缺少衔接。科技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2(高等院校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1478家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总金额仅为129.8亿元,仅4成高校建立了技术转移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其中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
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创新人才活力待激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评价体制机制改革,评价导向不断改善,激励机制和投入保障机制初步建立,人才管理效能持续提升。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一些制度规则还没有跟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例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考核评价的内容、导向、方式、标准较为单一,不利于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国际人才争夺态势日趋严峻,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可能会导致我国高端人才流失。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2021年度《美国博士学位调查》,2011—2021年,在获得美国研究博士学位的临时签证持有者人数最多的十个国家或经济体中,中国居首位。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体系仍待完善
师资队伍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综观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师资结构性矛盾、资源分配不均、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教师队伍数量与结构不匹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此外,传统的讲授模式是高等教育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模式之一,而这与当今大学生的需求是不匹配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1年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分析”显示,相较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学生对学校教师教学方法满意度不高,49.4%的大学生觉得教师教学方式的吸引力不足。^_^
这些问题表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思维、素质全面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基于上述五大问题,高校必须以更加主动的精神和更加有效的作为,向“新”前行、逐“新”而进,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教育链,努力培养各类拔尖创新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 END —
上一篇: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超常规培养这三类国家急需紧缺人才(转载)
下一篇:
泰山学院来校调研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
Copyright© 2019 教学督导与评价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